知识 | 同名同姓,为什么归类却不同?
最近,某企业以十位商品编码 84798999.60 申报进口品名为绕线机的商品,同时在规格型号栏中标明用于给电机的定子绕线。由于该商品属于税则列名的商品且存在较大税差,被移送进入缉私处理流程。中贸达-商品归类 涉事企业却觉得很委屈:我们是按照国家法律守法申报的呀,为什么说我们错误?84798999.60的商品名称也是绕线机,我一字不差照着法条申报为什么还会有错?这就涉及到《进出口税则》及其《实用手册》所不能回避的 重名 问题。这一范围不仅体现在商品编码的名称当中,也体现在税号本身所处的层级结构中。
最近,某企业以十位商品编码84798999.60申报进口品名为“绕线机”的商品,同时在规格型号栏中标明“用于给电机的定子绕线”。果断地被计算机风控系统命中,转入人工审单,现场海关关员甚至都不需要企业进一步提供资料就能判定:归类错误,应归入84798110.00。由于该商品属于税则列名的商品且存在较大税差,被移送进入缉私处理流程。中贸达-商品归类
涉事企业却觉得很委屈:“我们是按照国家法律守法申报的呀,为什么说我们错误?84798999.60的商品名称也是“绕线机”,我一字不差照着法条申报为什么还会有错?”这就涉及到《进出口税则》及其《实用手册》所不能回避的重名问题。
看下表:
由此可见,同样的主语存在于法律的不同条文中,其区分的重点在于定语/定语从句所规范的应用范围。这一范围不仅体现在商品编码的名称当中,也体现在税号本身所处的层级结构中。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找到很多类似的案例:
文章来源:海关发布
感觉不错?支持一下呗,谢谢~
上述信息,涵盖图片、视频以及各类文字资料,中贸达仅扮演信息存储的角色。若存在任何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切实维护您的权益。
郑重声明
最新评论 (0) 0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