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结算摆脱第三国货币,双方关系达历史最高水平
中俄贸易结算在今年已基本摆脱第三国货币,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化和本币在结算中的增加使用,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访华期间发表了重要声明,标志着中俄贸易关系迈入了一个新阶段。他指出,中俄关系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继续蓬勃发展。两国在今年的贸易结算中已经实际上完全摆脱了依赖第三国货币,这一变化对于两国经济的相互合作意义重大。
根据米舒斯京的说明,2020年中俄贸易中仅有约20%的交易使用本币结算,但到了今年,这一比例显著增长。事实上,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在11月20日的访华期间也曾表示,中俄贸易的本币结算率已达到了95%。这一跃升表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正在迅速脱离对美元等第三国货币的依赖。
俄罗斯中央银行公布的地区性数据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趋势。10月份,俄罗斯向亚洲地区的出口中,卢布结算占比达到了34.6%,而所谓“友好国家”货币结算的占比更是高达44%。在从亚洲进口方面,卢布结算占比为23.8%,友好国家货币结算则高达56.2%。这些数字清晰地反映了俄罗斯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本币使用的增长趋势。
米舒斯京强调,中俄正在致力于落实两国元首设定的战略任务,旨在将两国的经贸合作和投资合作提升至新的高度,并通过实现贸易结构的多元化来提高双边贸易的质量。他还提到,两国正在加强商业联系,俄中商务论坛已于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而俄中博览会也在今年7月于叶卡捷琳堡国际创新工业展期间恢复举办。
感觉不错?支持一下呗,谢谢~
上述信息,涵盖图片、视频以及各类文字资料,中贸达仅扮演信息存储的角色。若存在任何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切实维护您的权益。
郑重声明
最新评论 (0) 0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