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将33个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剔除
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声明,宣布工业和安全局(BIS)已将33个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Unverified List,UVL)中移除,其中有27个实体来自中国。此举意在强调合作关系和实现切实利益,为涉及国际贸易的企业带来新的商务环境。
根据商务部的表述,这一决定于8月21日公布,随后将在8月22日的《联邦公报》上正式生效。
商务部出口执法事务助理部长马修·阿克塞尔罗德表示:“此次将33家实体移出(未经验证清单),展示了当企业或东道国政府与工业和安全局合作,并成功完成最终用途核查后,它们会得到实质性的好处?!?/p>
早在2022年2月7日,美国商务部曾将33家涉及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的“未经验证清单”中。对此,中国商务部对美方的行为表达了不满,认为美国将出口管制作为政治和经济施压的手段,对国际经贸合作造成不利影响。
在何种情况下被列入“未经验证清单”的企业?
根据2022年10月7日的出口管理条例(EAR)修订,工业和安全局对“未经验证清单”进行了规范。根据EAR第744章第六补充案的规定,外国实体参与了与受EAR管辖的物品相关的出口、再出口或国内转让交易,但工业和安全局未能成功进行“最终用户核实”(End-use check),从而无法验证外国实体的“善意”(bona fides)。
简言之,被列入“未经验证清单”的外国实体在交易中无法通过“最终用户核实”获得合法性认证。这些实体虽然参与了受EAR管辖物品的交易,却未能通过合规性核查,因此被列入“未经验证清单”。
该清单并不直接限制或禁止实体参与EAR管辖物品的交易。然而,这些被列入清单的实体在交易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因此增加了上下游供应链中的交易方的尽职调查义务和交易负担。
企业可能面临的影响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未经验证清单”属于过渡性的分类,是一种“待观察清单”和“怀疑清单”。美国认为这些实体在出口管制商品的最终用途上可能损害其国家利益,但尚未掌握充分证据。因此,这些实体被列入“未经验证清单”。
因此,企业在美国市场的贸易机会并未完全剥夺。然而,若美国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这些实体可能被进一步列入实体清单或拒绝人清单等“制裁清单”。
虽然在“未经验证清单”中的实体仍有交易机会,但这相当于一种“有罪推定”。被列入清单的企业可能会在合作伙伴中受到更严格的审查,甚至会遭遇拒绝合作的情况,以降低潜在风险。对企业而言,这可能导致商誉受损,影响上下游供应链的顺利运作。
总体而言,企业被列入“未经验证清单”后,需要积极采取行动以保障其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并维护企业的声誉。
上述信息,涵盖图片、视频以及各类文字资料,中贸达仅扮演信息存储的角色。若存在任何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切实维护您的权益。
郑重声明
最新评论 (0) 0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