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归类详解
什么是商品归类详解
商品归类是指海关根据既定的国际贸易商品目录,将各类进出口货物分门别类,归入到目录中的合适位置。
从而确定对不同商品各自征收何种税率,以此对企业进出口货物贸易进行监管的活动。
(一)归类争议的处理方式
1、磋商
2、行政复议
(二)适于通过磋商途径解决归类争议的情况
1.已向海关申报,货物尚未放行的
2.应税货物未缴纳税款的
3.证件管理部门的归类与海关归类不一致的
4.对海关的预归类决定有异议的
(三)适于通过复议途径解决归类争议的情况
1.应税货物已缴纳税款的;
2.经磋商途径仍无法解决的;
3.海关已作结关处理的。
(四)归类争议的处理程序
1.归类争议由申报人以书面形式向货物进出口地海关提出;
2.进出口地海关接到申报人提出的归类争议后,复核原始资料并做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3.申报人不服该处理意见的,进出口地海关应将争议的材料报直属海关归类职能部门处理;
4.直属海关归类职能部门对报送的争议材料核实后,能够明确归类的,直接做出处理决定,对归类不明确的,填写《归类问答书》上报海关总署(归类分中心)。
申报人对直属海关归类职能部门或海关总署(归类分中心)的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就根据该归类决定做出的涉税、涉证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
商品归类的形式主要包括申报前审核归类、申报环节审核归类和申报后的归类审核。
所谓申报前的审核是指归类管理部门对企业拟进口的商品进行预归类审核。
预归类涵义有广狭之分:
广义的预归类是指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进出口商品在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之前,向海关及有关机构申请对将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审核及裁定的过程;
狭义的预归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署令第158号,以下简称《归类管理规定》)规定的预归类,是指一般贸易货物在实际进出口前,
申请人以海关规定的书面形式向海关提出申请并提供商品归类所需的资料,必要时提供样品,海关依法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决定的行为。
所谓申报环节的归类审核是指审单部门和通关现场根据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编码审核其商品归类是否正确。
可见,海关通关环节归类是商品归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报环节的归类审核是目前海关实施的商品归类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一类,具有直接确定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监管条件和判断管理相对人申报是否属实的法律效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述信息,涵盖图片、视频以及各类文字资料,中贸达仅扮演信息存储的角色。若存在任何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切实维护您的权益。
郑重声明
- 延伸阅读:
- 代理出口的货物可以退税吗(2019出口商品退税税率表)
- 化妆品代理进口关税税率(进口商品关税税率表)
- 知识 | 同名同姓,为什么归类却不同?
- 武汉进口货物/商品检验检疫流程
- 上海出口报关|进口虾如何归类?税率?
- 氟橡胶制O型圈归类浅析
- 上一篇:订舱委托书如何填写超详细介绍
- 下一篇:电汇多久到账超详细介绍
最新评论 (0) 0
参与讨论